“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西汉杨雄曾以射箭为喻点亮了人们追求理想道路上的明灯,同时对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
不断加强修养喻为弓,端正思想喻为箭,这是射箭的基本工具,也是追求理想的基础和途径。把社会家国大义作为目标,基础完备,途径通达,目标高尚明确,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故曰:以加强自身修养为基,端正思想为径,家国大义为志,付诸行动,久久为功,理想可成。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增强自我能力之修身,是实现理想的基础。祖逖闻鸡起舞,是实现光复中原的武力基础;孔子韦编三绝以致知,是推行儒家仁义于天下的基础;孙颖莎之所以摘得桂冠,源于她日复一日对球技的打磨;俞大绂之所以能为我国植物学有所建树,源于他惜时如命对书籍的涉猎。修身如弓,基本功扎实,弓才能强劲,方能百步穿杨,弓不断。作为学生,我们应勤奋学习,不断充实知识储备,提升综合实力,才有底气与能力追求理想。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端正思想之矫思,是实现理想的途径。矫思者,一是专心致志,朱子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董仲舒目不窥园,终成一代名相。摒除杂念,“静而后能安”。二是淡泊明志,“人之正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文以载道,学习是为了理想,而不是炫耀的资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静心专注于学,同时胜不骄、败不馁。“咬定理想不放松”,为实现理想铺平道路。
“铁肩担天下兴亡,立义赴家国远任”,心怀“国之大义”,将“义”作为目标的理想才更有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以北宋振兴为理想,义无反顾推行“庆历新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瀚心怀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而不惧;庚子年,突发疫情,染者数万,医生、志愿者以国为重,坚定理想信念,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把自身理想与国家发展融合起来,厚植家国情怀,立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没有行动的理想都是空想。生逢其时,中国青年应以“修身”为基础,以“矫思”为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中树立以“义”为宗旨的远大理想,并以行动实践之。涵养进取品格,怀抱理想,又脚踏实地;敢做敢为,又善做善成,真正把理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以大义理想激扬青春,以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冯亮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