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农学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中国农学史(修订本)》在绪论之下分四大编展开叙述,即是最好的说明。作者从中国传统农学体系自身的特点入手,结合各自时代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国农学史的发展与演变。而穿插于行文中的许多考证,则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另一特色是对地方性农书的介绍和分析较为详细深入,因为农业说到底是地域性鲜明的产业,综合性豹农学正是建立在地域性的基础之上。
本书在绪论之下分四大编展开叙述。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农学,第二编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第三编为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第四编为明清时期的农学。这个分法合乎中国农学史内在发展的规律。先秦时期,农学还处于萌芽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是中原的农耕民族与西北的游牧民族进入反复融合的时期,《齐民要术》是典型的代表。隋唐宋元时期则是北方农业开始停滞,南方农业大发展的时期,大量反映南方农业生产和农学思想的农书,都产生于这个时期。明清时期则是传统农业生产和农学思想步人高峰然后停滞不前的时期。
作者简介
曾雄生,男,1962年出生,江西新干人,1983年江西师大历史学专业毕业,毕业后曾在白鹭洲中学任教2年。1985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农史研究室攻读农史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农史专家、稻作史专家游修龄教授,1988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1989)、副研究员(1996)、研究员(2001)。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古今农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家刊物编委,主要从事中国农业史和农业文化的研究,尤其在中国稻作史和宋元农业史方面很有建树,曾出版《中国农学史》《中国稻作文化史》《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等书,创办并主持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在《历史研究》《中国农史》《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南开学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学界有较大影响。目前主要从事研究所重大突破项目“科学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以及中国科学院农业史项目的研究。
著作目录
序
绪论
一、中国农学发展的历程
二、中国农学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农学概念的演变
四、农家和农书
五、中国农学史研究的现状及本书的写作思路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农学
第一章 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原始时代的农学知识
第一节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一、农业起源神话
二、考古所见的中国史前农业
第二节 原始农业技术
一、原始耕作技术
二、原始动物驯养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农学知识
第一节 甲骨文、金文中所反映的农业知识
第二节 《诗经》中的农学知识
一、《诗经》中所反映的农业经济
二、《诗经》中所载农具耕作方式
三、《诗经》中的农时
四、《诗经》中的土地利用和土壤耕作
五、《诗经》中作物栽培及田间管理-
六、《诗经》中的园艺、畜牧和蚕桑
七、天命主宰的农学思想
第三节 《尚书》中的农学内容
第四节 最早的土壤学著作:《禹贡》
一、“土”与“壤”
二、《禹贡》的写作时代
三、《禹贡》中的土壤学知识
第五节 最早的农业历书:《夏小正》
一、农时概念的出现
二、《夏小正》
三、《夏小正》中的农业
第六节 《周礼》关于农业的论述
一、《周礼》中的农官
二、五谷、六畜及其分布
三、谷物种植业(三农稼穑)
四、畜牧兽医
五、农产品的加工与储藏
六、园艺和山林
七、《周礼》对农学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农学的形成
附录:“却走马以粪”解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农业
第五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
第六章 《齐民要术》
第三编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
第七章 农学与社会
第八章 私人农学传统
第九章 《陈募农书》
第十章 官方农学传统的形成
第十一章 元代的三大农书
第十二章 专业性谱录类著作的农学成就
第四编 明清时期的农学
第十三章 明清农学发展的背景
第十四章 官方农学传统的发展
第十五章 地方农学传统的发展
第十六章 农学专业化趋势的发展
第十七章 农学理论的深化
第十八章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第十九章 中外农学的交流与融会
结论和讨论
附录:古农书出版情况(1954—2005年)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