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太多的人:艾伦·图灵和计算机的发明》(W. W. Norton,2006 年)由大卫·莱维特(David Leavitt)(以《鹤的消失语言》(The Lost Language of Cranes)而闻名的小说家)创作,是诺顿(Norton)伟大发现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是创新而有趣的主题和作者组合。 有些人会说安德鲁·霍奇斯(Andrew Hodges)的《艾伦·图灵:谜》( Alan Turing: The Enigma […]
基于大数据融合的精准水质评价
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在过去的水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和人们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局限性逐渐显现。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大数据融合的精准水质评价成为水环境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为更全面、精确地了解水环境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传统水质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监测点位有限性 传统水质评价主要依赖于定点监测,监测点位的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匀。例如,在大型河流、湖泊或广阔的水域中,仅依靠少数几个监测站点的数据难以代表整个水域的水质状况。这就好比试图通过几个稀疏分布的样本点来描绘一幅完整的地图,必然会遗漏大量关键信息,导致对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认识不足,无法准确捕捉局部污染热点或水质异常变化区域。 指标分析简单性 传统方法通常侧重于对常规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的分析,且分析方法相对固定。然而,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系统,仅考虑有限的几个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水质的真实状况。许多新兴污染物如微塑料、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在传统评价体系中往往被忽视,但它们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可能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此外,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综合效应也难以在简单的指标分析中得到体现。 缺乏动态性与适应性 传统水质评价标准相对静态,一旦确定,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水环境质量受到季节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强度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动态影响。例如,在雨季,地表径流可能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质短期内急剧恶化;而在枯水期,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传统评价方法难以根据这些时空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标准和权重,从而无法提供实时、精准的水质评估结果,不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大数据融合在精准水质评价中的数据源 遥感监测数据 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的优势,能够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进而反演多种水质参数。例如,通过对水体反射光谱的分析,可以估算叶绿素 a 浓度,从而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可以监测水体表面温度,这对于了解水体热污染状况以及水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遥感数据还可用于监测水体的浑浊度、悬浮物浓度等指标。其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能够清晰地呈现水质的空间分布差异,有助于发现局部污染区域或水质异常变化的范围,为精准水质评价提供了宏观层面的信息基础。 物联网采集数据 物联网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使得高精度、实时的水质数据采集成为可能。通过在水体中部署各种传感器,如溶解氧传感器、pH […]
关于2024计算机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项)第一批案例题计算题的争议
关于2024计算机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项)第一批案例题计算题的争议 伍赛特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2024下半年计算机软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关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一批案例题计算题至今仍存在争议,争议焦点在于挣值EV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计划价值PV来算?还是根据项目总预算BAC来算?参加考试的考生和培训讲师之间,均存在较大分歧,原题如下: 图 1 2024计算机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一批案例题的计算题 考生们之所以纠结两种做法,是因为计算题是案例部分及格的关键所在。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如果计算题扣了不少分,那案例单科及格就很危险,以至于无法拿到中项证书,因此许多考生对此都特别纠结。但回归题目本身来说,采用PV或BAC来算,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争议,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采用PV及BAC计算EV时,分别存在的争议点 按PV算EV 按BAC算EV (1)按PV算出来的EV数值过小,与PV差距过大,不符合现实中的项目运作情况,如果真的存在EV比PV小太多的情况,那么早就需要整改了; (2)近年来的考题中,算EV的方法多采用BAC来计算,以PV来计算EV则相对较少,并且算出来的数字较小,难以体现软考办出题高屋建瓴的特点。 (1)根据语义理解,预计进度更偏向于PV,而如果题目考的是“计划进度”,其实和“预计进度”没什么区别,因为一项计划本身就需要预先谋划,计划自身就带有“预先”的成分; […]
2024年11月22日夜报:最弱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2024年11月22日夜报:最弱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杨学祥,杨冬红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影响的因素有南极半岛海冰(周期性因素)、强潮汐南北震荡(周期性因素)、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突发性因素)、强潮汐组合和太阳风7-9天周期(周期性因素)。综合叠加结果决定厄尔尼诺指数的升降。 图1 2024年11月22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51,比2024年11月21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46,减速0.005,增速变减速,进入下降区间和退出拉尼娜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11月15-18日强潮汐组合向11月23-26日最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强震频发对应,与太阳黑子高值(148)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月值对应上升区间。9月末南极海冰达到极大值,10月至2025年2月,南极海冰减少到极小值,不利于拉尼娜发展。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在此期间拉尼娜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除非猛烈强震频发。 图2 2024年11月22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60,比2024年11月22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51,减速0.009,减速变快,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退出拉尼娜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11月15-18日强潮汐组合向11月23-26日最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太阳黑子高值(148)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月值对应上升区间。9月末南极海冰达到极大值,10月至2025年2月,南极海冰减少到极小值,不利于拉尼娜发展。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在此期间拉尼娜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除非猛烈强震频发。 10月8日8时到10月10日8时,太阳先后发生了五次明显爆发活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0日发布严重地磁暴警报,并表示地磁暴级别有可能进一步增强。受地磁暴影响,全球多地上演“极光秀”。地磁暴减慢厄尔尼诺系数下降速度(太阳黑子高值、地磁暴等太阳活动增强,有利于厄尔尼诺系数上升),导致最强潮汐组合作用和强震作用减弱。10月27-31日再现同一过程。 图3 2024年11月21日厄尔尼诺3区 强震频发 震级(M)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参考位置 6.0 2024-11-20 23:09:04 […]
曾经的波洛克(桥园):卡片机Ⅱ傻拍2024(11)
曾经的波洛克(桥园):卡片机Ⅱ傻拍2024(11) 佳能卡片机Ⅱ(第二架)SX170 IS试拍。感谢您的指教!只压缩,未做其它调整。 拍摄于2024-02-26(十七) 11:00 ~ 12:15许,天津,桥园。 是不是“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1) (2) (3) (4) (5) […]
大连森林动物园北极熊北极狼海豹
即使限于大连,森林动物园的极地动物也未必最出彩,毕竟是森林动物园。不过也有极地馆。北极熊不仅生活在北极海岸,也分布在欧洲冰海和北美,捕食环海豹和海鱼等,也食腐肉。 北极狼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北部。捕食驼鹿、旅鼠、兔子、海象和鱼类,也攻击人类和家畜。 海豹南极北极都有,北极种类更多,但南极数量更多,因此人们可能认为海豹生活在南极。拍照时隔着玻璃有时还在水中,不够清晰。 大连滨海公园望海观鸟 大连童牛岭晴日重游 大连童牛岭飞碟观景塔 大连泊石湾海滨月光灯火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龟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蛇蟒蜥鳄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浣熊熊猫小熊猫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大火烈鸟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斑马和长颈鹿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鸵鸟和鸸鹋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剑羚野驴岩羊牦牛骆驼袋鼠象 大连森林动物园之猛兽 […]
郭杰:鹏岛琐谈(三十一)
每读《冯友兰自述》,未尝不兴叹再三。读此书,可以更好地了解冯氏其人,以及他们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际遇、心路历程。经过许多磨难,也走过不少弯路,而热爱祖国之心始终未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此爱国之大节,足矣!人多赞赏陈寅恪先生“王国维纪念碑”,而冯友兰先生“西南联大回迁碑”实则双峰并峙,缺一不可。考察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之人品心境、道德文章,八年抗战是最根本的试金石。
惠特曼学院的学费与奖学金政策:一个理想的教育选择
惠特曼学院(Whitman College)作为华盛顿州最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虽然位于偏远的沃拉沃拉(Walla Walla)地区,但凭借其卓越的学术声誉、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丰富的海外学习机会,依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生申请。最近,校长在一次员工吹风会上透露了一些关于惠特曼学院学费的新数据,引发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尽管学费逐年上涨,但该校在奖学金和学生工作方面的慷慨政策,使得许多家庭依然能够负担得起这里的教育。 学费与奖学金政策:高昂学费背后的实际负担 惠特曼学院的学费在当前学年定为每年6.3万美元,但有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校方公布的“人均净学费”(Net Tuition Per Person)仅为2.7万美元。这一数据反映了惠特曼学院为学生提供的慷慨奖学金政策,几乎覆盖了一半以上的学费。许多家庭可能会对高学费感到畏惧,但实际上,这种奖学金计划使得学费的实际负担显著降低,尤其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而言。 此外,学校还提供多种资助途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申请联邦政府提供的低利率学贷,这使得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更轻松地偿还贷款。更重要的是,惠特曼学院的各个部门也提供了丰富的学生工作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兼职工作来减轻生活压力。根据2025年的预测,华盛顿州的最低薪水为16.66美元/每小时,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工作来补贴食宿和日常开销的生活费。 未来学费趋势与生活成本 尽管惠特曼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财务支持,学费依然在逐年上涨。根据董事会的决定,2025-26学年的学费预计将在6.5万至6.6万之间。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更为谨慎地规划教育投资。然而,虽然学费上涨,人均净学费仍然会控制在2.7万以下,表示学校会加大奖学金力度,学校每年会拿出捐赠收益约占捐赠总额的5%用于支持学校的日常运营。生活费相对较低是惠特曼学院的一大优势。学生每年大约需要1.5万美元的生活费,这使得整体教育成本相比于其他位于大城市的美国顶级私立院校更具竞争力。 双学位项目:与顶级高校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惠特曼学院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合作,推出了双学位项目。这些合作伙伴包括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Washington […]
第一次住楼房第一次吃食堂的经历
第一次住楼房第一次吃食堂的经历 许秋雨,2024.11.22 年龄大了就老想回忆,特别快到节日时,这不,又要到感恩节了。趁现在还记得请楚,得把这些记忆写下来,也算是我的一段感恩。 我生长在六七十年代苏南最偏僻的农村,小时候生活非常艰苦,家里的条件也非常落后,勉强食能裹腹,衣能遮体,屋只躲风雨,地只成落脚。屋外大雨屋内漏,黄梅时节地淌水。当时特羡慕城市里的人,做梦都想能住进楼房,哪怕就一晚。 我的第一次住楼房的经历是一九七八年高考时节。那年我高中一年级,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考,所有中学都非常认真。我们中学也不例外,就让我们高一的几个学生也去试试,为明年毕业时的正式高考做准备。当时江苏的中学只有四年,初中高中各两年。我有幸成了我们学校参加高考的五名高一学生中的一名。 我们那里高考都得到十里外的县城中学去参加考试,当时我们去县城大多靠走路去,每天走去考试显然不行。这下愁煞了我的父母,他们最不愿意麻烦别人,但为了孩子们有时也不得不做啊。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我家的邻居,他家有一个儿子,刚从部队复员后正在县城的某个单位工作。问过他们以后,他们很快就答应了。尽管他家儿子不比我大几岁,他当时也就二十岁多点吧。但他的辈分高,我得喊他伯伯(我们老家叔叔也叫伯伯)。 我的邻居伯伯住在县城他们单位的一个集体宿舍里,楼房就是一座最简单的二层筒子楼,他的宿舍在二楼,恰巧离县中很近,不过那时的县城本就很小,不管哪里到哪里走路也就十分钟左右。这次对我来说,特别新鲜,这是我第一次能在楼房里过夜,能在楼房里住着,也是第一次能在城里过夜,县城再小也是城,楼房再矮也是楼。 我记得我邻居伯伯住的房间里正好有张床空着,也许他的同事有事没来,还是专门为了我没来,那时我才十五岁,真的啥也不懂,所以啥也没多问,也不知道他们做啥工作,也忘了房间里有几个人住。一九七八年的高考是七月下旬,天气很热,晚上就在他们楼下的水池边洗冷水澡。中午回到伯伯单位跟他一起在他们单位食堂里吃午饭,午饭后也一起睡午觉。这两三天的饭都在他们食堂吃,吃这样的食堂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觉得特别好吃,觉得比家里吃的强太多了。 住在邻居伯伯的集体宿舍里的那几天,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睡觉时,因为他们都是年轻小伙,他们都会讲一些荤段子,好在我年龄小,不能完全理解。第三天高考完后的下午我就自己走回家了。第二年的一九七九年高考,在七月上旬,也很热,我也同样住在邻居伯伯的集体宿舍,同一个房间,吃同样的食堂,中午晚上睡觉时同样听他们讲荤段子。再后来我也没有机会回报我的这位好心的邻居伯伯,多年后听说他得了什么怪病,不久后就去世了。唉,这世道怎么好心人没能有好报呢。 我记得不管是七八年还是七九年的高考,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我睡得都很好,没有任何心里负担。我记得我对考试有心理负担或者叫阴影是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的,也就是从我十八九岁时开始的,有时候考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不是一般的睡不好。从那时起,只要我前一天晚上能睡好觉,第二天三个小时的考试我都只要一个小时就第一个交卷了,没有例外。记得我大四第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期终考试,正好系里的所有选修课都在同一个大教室里同时考,也是三个小时。那次我前一晚睡得很好,我同时考了《点集拓扑》和《泛函分析》两门课,还提前一个小时第一个交卷。 直到我二十七岁转到了南加大的电子工程系读博士时,那考试卷子可是一厚本的题目,且答案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学数学出身的人哪经历过这样的考试么,不管我前晚睡得有多好我根本就做不完考试题目。
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倾听自己的内心,在职业和生活中寻找平衡
在当今社会,职业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许多人将职位升迁、薪资增长视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然而,在我的职业选择经历中,我逐渐体会到,真正的人生追求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成就上,而是要在职业发展与生活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份“看似理想”的职位 就在上个月,我接到了一个猎头推荐的职位。这是一个学校高级管理岗位,负责整合IT和图书馆资源,直接向正校长汇报,薪资比我目前高出最低4万到最高9万美元。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一次难得的职业提升机会:不仅薪资优厚,而且能更直接影响校园的决策。同时,凭借我计算机学位、软件行业工作经历以及在图书馆信息技术领域多年的领导经验,我是该职位极少数合适的候选人之一。 但在深入分析后,我发现这个机会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理想。根据生活成本计算工具,在那个城市维持我目前的生活水平,至少需要比我当前收入高出10万美元。换句话说,即便拿到这个职位的最高薪资,实际生活质量却可能下降。 最终,我决定放弃申请。这并非对职业发展的否定,而是我对生活质量的执着追求。工作应该为更好的生活服务,而不是让生活变得更沉重。 多年前的相似抉择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面临这样的选择。七八年前,我曾收到中部某大学副馆长兼正教授职位的邀请。这个职位头衔体面、发展前景不错,但薪资远远不足以让我安心迁居。经过权衡,我果断拒绝了这个机会。 有人会问:你不后悔吗?我的回答是:不后悔。 在我看来,头衔和薪资的短期提升,远不如职业和生活的长期平衡重要。 职业选择的核心:追求幸福,而非单一成就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职业选择不应只以薪资和职位为导向,而是要回归到对幸福的追求上。每一次选择,都需要思考: 这份工作是否能够让我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我是否能够在职业和生活之间找到健康的平衡? 尤其在美国这样地区差异巨大的国家,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可能极大地影响工作的实际价值。单纯追求“更高薪资、更高职位”可能会让我们忽略了幸福的本质。 给你的几点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