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L翻译与 Wordvice AI翻译器:全面比较

在当今这个快速全球化的时代,人工智能驱动的翻译工具对于跨越语言障碍至关重要,它们使企业、研究人员及个人能够在不同语言间自由交流。在众多翻译工具中,Wordvice AI 与 DeepL 翻译凭借其快速且可靠的翻译服务脱颖而出。那么,DeepL 究竟是什么呢?它因翻译精准而广受赞誉,特别是在处理欧洲语言时,更是被誉为最准确的翻译工具之一。而 Wordvice AI 同样不容小觑,它集翻译、语法检查与改写等强大功能于一身,对学生及专业人士而言尤为实用。本文将对这两款工具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为何 Wordvice AI 或许是更佳的选择。 DeepL 与 Wordvice […]

如何高效撰写和发表SCI论文?选题、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结构及语言规范等

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于将复杂的思想和实验成果通过严谨的写作有效地传递给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于研究生、青年学者及科研人员,如何高效撰写和发表SCI论文,成为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重要环节。本教程旨在帮助学员系统掌握从选题到投稿的全过程,提高论文撰写效率与质量,尤其是在当今AI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AI工具辅助科研写作与投稿。 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深入探讨论文写作的核心技巧与技术要点,内容涵盖选题、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结构及语言规范等重要环节。学员将学会通过AI工具优化写作过程,提升语言润色、排版及格式调整的效率,并能掌握SCI期刊的投稿流程及策略,显著提高投稿成功率。 第一章 论文写作准备 即为最关键 1.科技论文写作前期的重要性及其分类 2.AI工具如何助力学术论文 3.研究主题确定及提高创新性 ●兴趣与背景:选择一个您感兴趣且有背景知识的研究领域 ●创新性:选题和研究设计阶段如何提高学术创新性的方法 ●研究缺口:找出该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研究空白 ●如何找研究缺口? ●可行性:确保选题在资源、时间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4.文献检索与整理及AI等工具的融合应用 ①查阅文献 […]

DIKWP人工意识模型与人类意识模型

DIKWP人工意识模型与人类意识模型 段玉聪 人工智能评估的网络化DIKWP国际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会议(WCAC)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目录 引言 人类意识模型概述2.1 全球工作空间理论(GWT)2.2 综合信息理论(IIT)2.3 高阶思维(HOT)理论2.4 意识的神经相关性(NCC) DIKWP人工意识模型概述3.1 模型组成3.2 […]

基于DIKWP的人工意识模型

基于DIKWP的人工意识模型 段玉聪 人工智能评估的网络化DIKWP国际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会议(WCAC)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目录 摘要 引言 DIKWP与四空间框架概述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DIKWP)模型 四空间框架 提出的DIKWP人工意识模型 概念空间(ConC) 认知空间(ConN) […]

DIKWP语义数学比较四大传统医学

DIKWP语义数学比较四大传统医学 段玉聪 国际人工智能评估网络化DIKWP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会议(WCAC)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1. 网络化DIKWP模型概述 网络化DIKWP语义数学框架强调其五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非线性、互联关系: 数据(D):原始、未经处理的输入。 信息(I):处理和上下文化的数据。 知识(K):从信息中衍生的结构化和互联的理解。 智慧(W):在决策中应用知识,结合伦理考量。 意图(P):指导所有转化和决策的总体目标。 与层级模型不同,网络化DIKWP模型允许组件之间存在多重双向互动,实现更动态和灵活的处理系统。 […]

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2025年先进光源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诚邀海内外英才!

论坛简介 “先进光源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由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先进光源科学中心共同主办,旨在聚焦国内外学术前沿,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广泛讨论和交流。论坛即日起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由各研究领域遴选后邀请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将于2025年1月初在深圳召开,借此论坛之际,诚邀国内外英才加盟! 论坛安排 论坛形式:主题报告+讨论交流 12月5日前 简历、研究计划等资料投递截止 12月15日前 论坛组委会组织专家开展各领域遴选 12月23日前 论坛组委会确定具体召开日期并发出邮件邀请 论坛领域 研究方向:加速器物理与技术、超快激光物理、X射线光学应用、先进科学仪器制造、光学工程、精密机械、系统控制、束流测量、电子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能源催化、原子分子物理、极紫外光化学等。 * 以上研究方向长期招聘 申报方式 […]

投入到火热的创新前沿

投入到火热的创新前沿——本命年生日贺辞 到加州去. 到湾区去 到科技创新最前沿的地方去 做蛋白质组学, 做人工智能 走一条超越“作坊”式的新路来! ——题记“ 投入到火热的创新前沿”是套用郭小川(1919-1976)誉满全国的政治抒情诗《投入火热的斗争》,这是他在1956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献给全国青年的一首壮丽诗篇。这首诗以其磅礴的气势和高涨的热情,唱响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激励着无数青年投身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郭小川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 在“失联”大半年后,多次电话微信,你都没有回。我和妈妈非常焦急,妈妈担心出什么事情,生病或不幸,被坏人困住,或者不慎违法,失去自由。没有办法,我就去找了以前的房东蔡诚伟,我同学的儿子赵恬,你都没有回。赵恬说,等一天如果还没有回音,就准备找你Interline Therapeutics司的首席技术官,你的顶头上司。我神使鬼差地尝试再打一次电话,幸运啊,你接通了。才知道你还活着,还活得很好。在电话里得知你已于2023年10月加入Xaira Therapeutics公司,我当时并没有听清公司的名字,更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后来,当你写下Xaira Therapeutics公司名后,我立即查阅,急于想了解新公司的情况。一看不得了,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Interline Therapeutics公司的标志 […]

Takaharu Otsuka的新发现 (5) SU(3)对称性

我从2019年起就一直开始关注Otsuka等人的研究,因为我相信他们和我们做的是同一件事情,虽然都强调了刚性三轴形状,但是他们没有SU(3)对称性。 在1985年前后,Draayer等人就已经完成了刚性三轴转子的SU(3)对应,但是这工作不管是在壳模型中,还是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都是用来讨论长椭球的,而不是探讨现实中的三轴形状。 只能说,我们被严格的束缚在了已经有的经验之中,这和地心说没有区别。甚至为了让逻辑上说的过去,就像地心说的那样,一个圆绕着一个圆,而这里就是用三轴的知识来理解椭球的激发谱。 这个问题到了Otsuka这里才重新被放置在了正确的位置上,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模型能给出刚性三轴的结论,他们的模型没有SU(3)对称性。当然我知道他们的模型解释不了B(E2)反常,所以不是精确的。但是为什么能给出三轴形状呢?只是偶然么?我也不清楚。他们的壳模型就是一个超级大的黑盒子,里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很难说。 不过,Otsuka指出传统理解的长椭球更可能是三轴形状,这改变了基本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三轴形变的SU(3)对应只有到了SU3-IBM才突出了现实的原子核中的三轴性,我们的重点放在了软的三轴上,也就是γ软核,这类核的出现是因为三轴或者特殊的三轴形状共存加上对力所导致的,在我们的研究中,刚性三轴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 当长椭球变成三轴形状的时候,传统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就遭到了强烈的打击,因为传统的模型是不能解释三轴的。如果加入高阶项,是可以的,但是无法自由的研究任何角度的三轴问题。 而在SU3-IBM中,这些都太容易了。当强调三轴形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强调SU(3)对称性。需要强调的是,三轴形变的代数对应是可以有很多的,但是SU(3)对称性是最自然的。而在历史上,首先做出这种对应的就是Elliott在1958年给出的。这开启了长椭球和SU(3)对称性的关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SU(3)对称性指的就是长椭球。 甚至有审稿人在审稿的时候,就认为SU(3)对称性只能描述长椭球。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问题,导致整个研究群体都认为是长椭球,而不去再考虑别的形状。SU(3)对称性实际上可以包括所有的三轴形变,也包括长椭和扁椭。所以在1985年前后,研究者就已经知道SU(3)对称性是描述四极矩形变的天然的数学框架,但是这样的结论只有到了我这里,才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实际上什么都有,但是就一直没有发生。 当长椭球的原子核成为三轴形变以后,SU(3)对称性还需不需要呢?也就是说,描述三轴形变究竟需不需要SU(3)对称性呢?这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不是三轴形变就一定需要SU(3)对称性,所以这个需要验证。而SU3-IBM就是最好的验证这个想法的模型。 最近我们对此做了拟合,发现SU3-IBM在三轴形变的时候很好的解释Er166的实验数据,我们给出了最好的拟合结果。不但证实了这个原子核是三轴的,也证实了SU(3)对称性依然在起作用。SU(3)对称性是比三轴形变更深刻的概念。 这样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U3-IBM的正确性。结合以前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原子核中的四极矩形变,的确是被SU(3)对称性所支配的。这里给出了最直接的证据。

科研杂谈,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