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钠离子电池(SIB)已成为新兴储能装置的有前途的替代能源,因为地壳中钠含量丰富(钠含量为23000 ppm,锂含量为17 ppm)且成本低(例如,Na₂CO₃的成本比Li₂CO₃低约25-30倍)。由于锂和钠都是碱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承认 SIB 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利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实现 SIB 的工业化。然而,与锂离子(0.76 Å)相比,钠离子的离子半径较大(1.02 Å)会在Na⁺插入/提取过程中引起各种结构演变,导致宿主晶体结构恶化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与Li(6.9 g mol⁻¹)相比,Na 的原子量(23 g mol⁻¹)更大,以及 […]
2024年11月28日午报:最弱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2024年11月28日午报:最弱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杨学祥,杨冬红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影响的因素有南极半岛海冰(周期性因素)、强潮汐南北震荡(周期性因素)、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突发性因素)、强潮汐组合和太阳风7-9天周期(周期性因素)。综合叠加结果决定厄尔尼诺指数的升降。 图1 2024年11月27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741,比2024年11月27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735,减速0.006,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和进入拉尼娜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11月23-26日最弱潮汐组合向12月1-2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强震频发对应,与太阳黑子高值(163)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月值对应上升区间。9月末南极海冰达到极大值,10月至2025年2月,南极海冰减少到极小值,不利于拉尼娜发展。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在此期间拉尼娜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除非猛烈强震频发。 图2 2024年11月27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745,比2024年11月27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741,减速0.004,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和进入拉尼娜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11月23-26日最弱潮汐组合向12月1-2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强震频发对应,与太阳黑子高值(141)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月值对应上升区间。9月末南极海冰达到极大值,10月至2025年2月,南极海冰减少到极小值,不利于拉尼娜发展。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在此期间拉尼娜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除非猛烈强震频发。 本次大幅降温和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受潮汐组合激发的寒潮影响。 北方小伙伴赶快翻出棉服 寒潮来袭要降温啦 新黄河 2024-11-23 07:04发布于山东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寒潮影响,从23日起至27日,我国将迎来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中东部多地或创下半年来气温新低。那么,此次寒潮强度到底有多强?影响范围又怎样呢? […]
干燥综合征患者氢疗案例【台湾】
氢气疗法用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案例【台湾】 氢气疗法在干燥综合征伴肺动脉高压和右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背景/目的: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CTD-PAH)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特征是肺动脉压力升高,如果不治疗,可能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标准治疗往往无法充分管理症状,突显了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调查了氢气(H2)疗法在一名CTD-PAH患者中的疗效。病例报告:我们报告了一例56岁的女性患者,她于2013年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并伴有间质性肺疾病(ILD)和PAH。尽管接受了西地那非、波生坦、马昔替坦、伊洛前列素和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她的病情在2020年恶化,导致严重呼吸困难和心脏休克。2023年5月,开始使用氢气作为辅助治疗。患者每天服用氢气胶囊,导致CD127+ Treg细胞增加,抗Ro抗体减少,B细胞亚群降低。她的临床症状稳定,没有不良反应。结论:这个病例突显了氢气疗法在CTD-PAH中的潜在益处。H2疗法表现出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导致免疫细胞概况改善,并在对传统治疗无反应的患者中稳定临床症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H2疗法的机制,并在更大的队列中验证其效果。氢气疗法作为一种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显示出前景,为管理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Molecular Hydrogen Therapy in Sjögren’s Syndrome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nd […]
人生最重要二件事
这句话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启示性。 求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接触不同的领域和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潜力所在。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能够逐渐明确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情,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则是将我们所发现的潜能转化为实际价值的关键途径。通过创新,我们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运用所学,开发新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满足社会的需求,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还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这两件事并非易事。求学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时间,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创新则需要具备勇气、冒险精神和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面对可能的失败和挫折。 总的来说,“求学发现自己潜能,创新获取价值潜能”为我们的人生发展提供了一个积极且有意义的方向。您是对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或疑问吗?
未来给当下写历史,核心观点可能是什么?
后来者为当下写历史时,可能会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资料收集:他们会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包括官方文件、新闻报道、学术研究、个人回忆录、影像资料等,以全面、多角度地了解当下发生的事件和情况。2. 客观公正:尽量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书写,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对不同的观点和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呈现出全面而平衡的叙述。3. 背景与因果:注重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因素,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以展现事件的全貌和内在逻辑。4. 人物角色:突出关键人物在当下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评价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对历史进程的推动或阻碍。5. 比较与参照:将当下的情况与过去的历史时期进行比较,找出相似之处和不同点,以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独特性和发展趋势。6. 长远影响:预测和分析当下事件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意义。7. 多元视角:考虑不同群体、阶层和地域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然而,由于历史书写受到作者所处时代的价值观、社会思潮以及资料获取的限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对同一时期的历史书写也会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菲律宾发生5.9级强震:关注11月强震频发
菲律宾发生5.9级强震:关注11月强震频发 杨学祥 关键提示 2019年6月以来的数据显示,地球6级以上强震极大值受潮汐组合控制,具有双周循环的潮汐波动特征。自2019年1月1日开始至2024年11月7日截止,潮汐波动规律明显存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9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64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3115.html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32DhYzpryB 北京时间12月1日17时至12月2日8时,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爆发影响,地球出现3小时Kp为7的大地磁暴,3小时Kp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时小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动还在持续中。(Kp指数即全球磁场指数,其反映的是每三小时地球磁场活动的情况,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 https://so.html5.qq.com/page/real/search_news?docid=70000021_085656bfd2c96352 厄尔尼诺指数下降周期在地磁暴期间快速终止,进入上升区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9880.html 2022年6-8月高温干旱之后,9-12月全球大震来了: https://www.sohu.com/a/577699617_120158407 […]
牵牛、矮牵牛和山牵牛之间有关系吗!
牵牛、矮牵牛和山牵牛之间的关系!牵牛、矮牵牛和山牵牛都是非常常见的草本植物,其中牵牛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其花期一般在7-9月;矮牵牛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很长,从4月份直到11月底。在中国南方,通过秋季播种和春季播种的调节,甚至全年都可以看到艳丽的矮牵牛。很多朋友可能会根据牵牛和矮牵牛二者学名,误以为矮牵牛是牵牛的矮化品种,实则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科。而山牵牛则是热带地区常见观赏植物,其隶属为爵床科山牵牛属植物。 牵牛为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也有喇叭花和牵牛花等俗称。由于该植物的花朵一般在凌晨开放,故有又有勤娘子和朝颜花等称呼。南宋刘錡笔下的“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写出了其生长特性,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更是写出了其清丽淡雅。 牵牛的拉丁名为Ipomoea nil(L.) Roth,其植物学特征如下: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叶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根据其叶片形状,还常见圆叶牵牛和变色牵牛等类型。牵牛的花腋生,单一或2朵着生于花序梗顶,花冠漏斗状,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色淡。 牵牛的种子是中药材牵牛子的来源,最早可在《名医别录》中见到描述,2020年《中国药典》中描述为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药大辞典中有“利水、泻下、消积和杀虫的功效,主治水肿、腹水、脚气、痰壅喘咳、大便秘结、食滞虫积、腰痛、阴囊肿胀、痈疽肿毒和痔漏便毒等”的描述。 矮牵牛为茄科矮牵牛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又名毽子花、灵芝牡丹、撞羽朝颜和碧冬茄等。其花大且多,色彩丰富,为城市花坛种植或摆放的主要用花,具有“花坛皇后”的美誉。中国植物志中,该植物最初学名为碧冬茄(Petuniahybrida(Hook.) E. Vilm.),现在其名称已进行了修订,其正名是矮牵牛(Petunia×atkinsianaD.Don ex Loudon)。从该植物学名拉丁名可得知,矮牵牛并非是牵牛的矮化变种。 从分类学上讲,植株相对矮小,全体生腺毛;叶一般卵形,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全缘;花单生于叶腋,花冠从白色到紫色或双色等均可见到,花瓣上有各式条纹,边缘平滑或瓣边褶皱,漏斗状,筒部向上渐扩大,檐部开展,有折襞,5浅裂。经过多年培育,现在矮牵牛有单瓣和重瓣品种。 山牵牛为爵床科山牵牛属攀缘灌木,又名大花邓伯花、大花老鸦嘴和长黄毛山牵牛等。其叶片翠绿且花期较长,在盛花季节,棚架上的成串的山牵牛花朵下垂,十分美观。花叶腋单生或成顶生总状花序,花冠管连同喉白色,自花冠管以上膨大;冠檐蓝紫色,裂片圆形或宽卵形,先端常微缺。 山牵牛的拉丁名为ThunbergiagrandifloraRoxb.,其其他植物学特征如下:叶卵形、宽卵形至心形,先端急尖至锐尖,有时有短尖头或钝,边缘有2(4) -6(8)宽三角形裂片。山牵牛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介绍,其根可用于风湿痹痛、痛经、跌打肿痛、骨折和小儿麻痹后遗症,茎叶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疮疖和蛇咬伤等。 […]
学生餐管理要从民族未来发展角度扛起责任,优化监管
学生餐管理要从民族未来发展角度扛起责任,优化监管 第一章 学生餐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节 民族未来发展与学生餐管理 学生餐管理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更与民族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营养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生餐管理,能够为学生提供均衡的营养摄入,促进其智力与体力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健康、有活力的新一代。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民族素质的提升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而学生餐作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成长质量。因此,从学生餐管理入手,提升青少年整体健康水平,是确保民族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优化学生餐管理,就是在为民族的未来投资,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学生餐管理对健康的深远影响 学生餐管理不仅关乎学生的日常饮食,更对其身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均衡营养的学生餐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能量与营养素,支持其学习、活动和生长发育。 良好的学生餐管理能够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等健康问题,减少因饮食不当引发的慢性疾病风险。通过科学搭配食材、合理控制热量摄入,学生餐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体魄,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 此外,学生餐管理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饮食习惯的重任。从小接触并习惯健康饮食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未来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从而受益终身。因此,从健康角度出发,加强和优化学生餐管理,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民族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学生营养与学业表现的关联 学生餐作为学生日常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而对学生的学业表现产生深远影响。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养摄入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思维更加敏捷。 […]
你不了解的东方科学(14)电磁波和引力波的区别
引力波是用精密仪器测不到的,但它却客观存在。至于为什么测不到,则是因为精密仪器的局限,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一种物质,如此一来,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用它只能观测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引力波是通过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周期性振荡来传递的,它没有出现暂态的有序结构(涡旋),呈现出个性,当然观察不到。 有人可能会问了,如果空间中连续着统一的物质,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传递的呢?显然,电磁波本质上也是一种媒介波,如果是粒子的话,那么它在空间中的运动就存在阻力,就不可能匀速运动了。可电磁波又呈现出粒子性,这就说明电磁波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了媒介暂态的聚,即物质的涡漩。根据角动量守恒,我们就可以推理出电磁波是通过连续在空间中媒介的一个正向涡漩,一个反向涡漩的周期变换。从局部来说,暂态的聚就是粒子,只不过这个粒子的寿命太短,它很快就会散开,并向外释放能量,而这些释放的能量又引起周围的混沌物质重新的聚。形象地说,电磁波是依赖粒子的生死变换来传递的。 既然电磁波和引力波都是连续在空间中统一物质的周期性聚散,那么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答案很简单,电磁波是横波,引力波是纵波。纵波是连续媒介在运动方向上的疏密振动,而横波则是在连续媒介的周期运动中加入了一种旋转的能量,使连续媒介出现了涡漩。 电磁波存在激光形式,而引力波却没有。电磁波速度38万公理每秒,而引力波的速度则远超光速,极可能为光速的千倍左右。也只有这样的速度,才能够形成庞大的星系、星体这类物质系统。 一比较就知道,电磁波是较宏观的,引力波是更微观的,电磁波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引力波的复杂调制,使其中的物质形成了涡漩。也可以这样说,引力波的频率较低,而电磁波的频率较高,它基本上都是引力波的整数倍。引力波控制着每一个原子的生死存亡,运动周期是它的整数倍,原子就稳定,如果不是,那么原子就只能不断衰减,直到运动周期是它的整数倍为止。 现代人总是线性描述物质的运动,就拿电来说,电子被理解为稳定的粒子,电流被理解为粒子连续在空间中的移动。但事实上,电子不是稳定的粒子,它是由粒子的生死变换呈现出的一种现象,电流也不是电子的定向移动,而是连续媒介的周期性聚散,或者说粒子的生死变换。 明白了此,就知道超导的本质了,它不是没有阻力,而是原子和引力波共振,弥补了它损失的能量而已。如果让原子和引力波共振呢?答案就是消除原子的热运动,即消除原子间的碰撞,使原子不受周围原子的影响,使它专心和引力波共振。此时,电阻就消失了,超导现象就出现了。